查看原文
其他

如何让美丽成为一所学校的习惯?

2018-01-08 张建芬 海教思维

点击上方蓝字即可关注“海教思维”


什么是美?古典主义说,美是形式的和谐;启蒙主义说,美是关系。幸福强调之于个人的体验,美则重在之于群体的共鸣。如果说,追求幸福的教育是让师生各美其美,那么追求美丽的教育就是让每个人在各美其美的基础上,去美美与共。学校文化是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方式,学校追求什么、提供什么,就意味着在他们的成长中留下什么。


▲张建芬(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书记、校长)


七一小学的办学理念体系以“美丽教育”为统领,以“幸福”与“和谐”文化内涵为切入点,确立了实现“美丽教育”的核心价值观,提出“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基、为教师的美丽人生添彩”的办学理念。


每当走在校园里,我看着眼前老师和孩子们的身影,望着蓝天白云下,每一张灿烂的笑脸,我脑海中不断出现的词语,那就是“美丽”。我的眼前总是不断出现老师和孩子们的精彩镜头,我爱每一位老师,爱每一个孩子,我们的学校文化理念中倾注了对教育的理解与初心。


课程“甲板”有多宽

孩子人生有多美


学校教育就是为了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美丽的人生。课程是学校实现育人目标的核心载体,通过课程的适切性,可以丰富学生的体验,让学生学会学习,学会发现自己,从而成就自己。我们希望课程像“甲板”一样能够承载孩子们的童年梦想,通过丰富的课程内容,灵活多样的课程实施,让孩子们在甲板上汲取营养,拥有健康和自信,为奔向自己的“美丽人生”奠定基础。



于是,我校构建了以培养学生独立、主动、自信、自省、合作、质疑、创新7个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,将国家课程、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融合,规划为七个领域:语言文字、科技探索、身心健康、公益责任、艺术情趣、海军海洋、国际视野。


基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实施思路,我们构建了“大空间课程模式”,从教学目标、教学活动、教学方式、教学评价四个方面,系统综合地为学生发展提供足够“大”的自主发展空间。



要是把学校比作航行在文明海洋中的船只,那课程就是船上的甲板。这艘船上的领航员们,即七一小学的全体大人们,都说这甲板要尽可能宽广,托起孩子们的童年梦想,让他们快活地往自己的“美丽人生”奔去!


研修“舞台”有多广

教师生涯有多美


对于一所学校来说,最重要的人力资本就是教师。能够拥有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是一所学校发展的重要条件。学校拥有优秀的教师队伍,将给孩子带来更加优质的教育。学校应给每一个教师创造条件,激发教师教育热情,帮助教师专业成长。



学校课程改革的效果依赖于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。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哪里来?就是要从他们的职业价值的成就感中获得,学校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教师队伍建设思路——建立教师研究共同体。每一个教师在专业上都不是独立的个体,都是生活在群体中的一员,我们的关键词就是“互动、互助、分享”。


党员研修共同体就教师思想、教师师德建设给予研讨和学习;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,进行学科教研;科研引领的方式展开研修,学校共有15个区级以上课题成功立项,15个课题组按时开展研修活动,以课题为依托打破年级界限,以研究专题为核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。


在教师研修共同体之下,也关注教师个体发展,学校根据教师的骨干级别和职称程度给不同的老师提供了发展方向,让每一个老师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。我们为骨干教师提供高级别的研修平台,参与更高级别的培训,同时让骨干教师在专业上有引领作用。我们也为年轻老师提供机会,不断练就他们的教学基本功。



在教师培训方面,我们也本着尊重差异、个性选择的原则给教师提供丰富的菜单式课程;我们还提倡学校教师个性发展,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。根据不同教师的需求,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。


我们愿意看到教师百花齐放,每一个学科的教师都精彩绽放。从教师课堂的魅力,到教学研究的热情,再到思考问题的深度等,都看到了教师在专业领域的成长;从教师和学生一起舞蹈、到舞台指挥的精彩,再到陪伴学生奔跑……教师的精神中体现着学校“美丽”文化的内涵,教师专业成长里浸润着人生的精彩。


每一个教师和学生走进校园都需要不断成长,学校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各美其美、美美与共的空间和舞台,让他们追求“美丽人生”的每个步伐都踏实落地。




来源:《现代教育报》

图片素材来自七一小学

编辑:海教思维




推荐阅读

郭涵:时代需要教育家,更需要用教育家的精神办学

传统文化·传播奖|他们,把学生个个都“变”成了诗人……

传统文化·传播奖|“请”传统文化进课堂,海淀教师有高招……

吴颖惠:用好戏剧教育这座“富矿”,为孩子全面发展积蓄能量

陆云泉:学生每天都在变,教师岂能只做“教书匠”?

学校最“怕”的居然是这3类家长!这位校长的“苦恼”令人深思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